我国林业和园林利用营养钵育苗(树)的历史悠久。早在1950年代,广州白云和中山森林该农场使用水泥纸袋在容器中培育柠檬苗,并取得成功。雷州市林业局推出大树、松树、木麻黄集装箱苗木供沙滩使用,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成效显着。1970年代至80年代,营养钵苗一般由南向北发展。技术它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改进,从林业到园艺、园艺、花卉都有广泛的应用。(江西1970年代橄榄油种植期间苗木,在80年代的荒地造林中,每年有200至3亿株赤松容器苗。)实践证明,在我国各地场地条件稍差的地方在裸根苗不易造林成功的地区,利用营养钵育苗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外,营养碗育苗于1960年代在北欧发展起来,到1970年代发展迅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国家和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塑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制造容器和建立塑料温室大棚所需的材料。加快发展容器苗。据统计,巴西使用营养钵进行苗圃造林的占92%,泰国90%,挪威50%,芬兰30%,美国17%,加拿大34%。